辰野勇於1947年在大阪府出生。高中畢業後曾在登山用品店和貿易公司工作。28歲時創立了登山用品生產商mont-bell。他也是一位冒險家,曾登上艾格峰北壁,並在黑部川划獨木舟到達下游。
1975年,mont-bell 由只有2名員工,7坪的辦公室開始起步,持續向著日本最大野外品牌邁進。這50年來的發展軌跡及50年後的未來由辰野勇會長娓娓道來。

辰野勇於1947年在大阪府出生。高中畢業後曾在登山用品店和貿易公司工作。28歲時創立了登山用品生產商mont-bell。他也是一位冒險家,曾登上艾格峰北壁,並在黑部川划獨木舟到達下游。
1975年,mont-bell 由只有2名員工,7坪的辦公室開始起步,持續向著日本最大野外品牌邁進。這50年來的發展軌跡及50年後的未來由辰野勇會長娓娓道來。
當你回顧 mont-bell 創業以來的歷史,會形容這是怎樣的50年?
用一句話來說,就是我們繼續做其他人沒有做過的事。在我的人生中,攀登艾格峰北壁、在黑部川划獨木舟、成為首位划船穿越科羅拉多河大峽谷的日本人,我一直都在做這些其他人沒有做過的事。
為什麼我想要持續挑戰極限?因為想避開競爭和不想輸。做生意也確是如此,從採用Dacron®的睡袋開始,我們不斷研發和銷售創新的產品,開設實體店和mont-bell
club,持續挑戰新事物,從而站穩在不敗之地。
我們從未想過要超越其他公司,或成為多少千億日圓企業。我有一個習慣,把一切比喻為登山……登山的本質不是登頂,而是在於攀登的過程。生意也是一樣,即使無法到達頂峰,繼續下去的過程也有意義。
如果接受「失敗」,那事情就結束了吧?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失敗過,只有「不理想」的情況存在。當有「不理想」的問題出現時,我們總可以通過不斷努力去解決它們。只有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。
今年是迎來 mont-bell 創立50週年的一年,mont-bell 日後發展會是怎樣?
在慶祝創立50週年的紀念會上,我對員工們說:「如果50年後mont-bell 還能存在,那一定有兩個關鍵條件。一個是業務上的能力,另一個是 mont-bell 能夠持續對社會有貢獻。」貢獻是指我們的產品能讓客人滿意開心,會認為「mont-bell 真是太好了。」那麼再過50年,mont-bell依然會存在。
對 mont-bell 來說,我們專注於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,創造我們想要的東西;再加上我們在工作中保持熱情、愉快地工作,員工在工作中能夠自由地玩。因此 mont-bell 也是「世界上最幸福的公司」吧。
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因為我從十幾歲時就夢想從事與山野相關的工作,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。我還能再要求什麼呢?